韩国政坛的天,要变了。
李在明政府扔出了一颗真正的“核弹”:废除检察厅。
这四个字的分量,远超任何经济数据或外交辞令。在韩国,这不叫改革,这叫直接掀翻棋盘。你得明白,韩国检察厅不是一个简单的司法机构,它是一个权倾朝野、足以让总统本人都夜不能寐的独立王国。
它拥有调查权、起诉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对警察的指挥权。从扳倒前总统朴槿惠、李明博,到逼死前总统卢武铉,再到与文在寅政府缠斗五年,检察系统就像一个悬在青瓦台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谁当总统,剑就指着谁。
而李在明,恰恰是这把剑常年瞄准的靶心。围绕他的各种调查,几乎从未停歇。
所以,这次的“政府组织改编方案”,根本不是什么技术性调整,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目标明确的“外科手术式拆除”。
看他的具体操作,刀法极其精准:
第一刀,肢解权力。直接废除“检察厅”这个名号,将其一分为二。新成立的“公诉厅”负责起诉,隶属法务部;另一个“重大犯罪调查厅”负责调查,隶属行政安全部。
这是什么意思?
检察官最核心的武器——调查权和起诉权,被硬生生掰开,分给了两个互不隶属的部门。一个检察官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从头到尾包办一个大案,形成一个封闭的权力循环。调查的归调查,起诉的归起诉,互相制衡,也互相稀释了权力。过去的“巨兽”被分解成了两个互相牵制的“小兽”。
第二刀,釜底抽薪。将调查权这个最要命的工具,划归到行政安全部之下。行政安全部长官是谁?是总统直接任命的核心内阁成员,负责警察等强力部门。这意味着,未来最敏感、最关键的重大犯罪调查,将直接处在行政系统的控制之下,而不是那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检察系统。
李在明要的,就是听话的枪。
这场风暴的核心,是李在明与韩国整个“检察官共同体”的终极对决。这背后,既有他个人的政治生存考量,更有韩国进步派阵营长达二十年的血泪教训。卢武铉的悲剧,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在他们看来,检察系统已经沦为保守派精英打压异己的政治工具,不彻底砸烂,就永无宁日。
当然,这场大戏还有“B面”。
在拆解检察厅的同时,李在明也在重塑政府的经济和产业版图。
企划财政部,这个韩国的“超级经济部门”,同样被动了刀子。它最核心的预算编制权,被剥离出来,交给了国务总理室下属的企划预算处。这等于把“钱袋子”从强势的技术官僚手里,收归到离总统更近的政治核心圈。
同时,一个全新的“气候、环境、能源部”即将诞生。它不仅继承了环境部的职能,还从产业通商资源部手里拿走了“能源政策”的制定权。在碳中和与新能源革命的时代,谁掌握了能源政策,谁就掌握了未来产业的命脉和巨额的财政补贴流向。
把这些动作并置在一起看,李在明的蓝图就非常清晰了。
一边拆掉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权力堡垒(检察厅),一边将最关键的权力杠杆(钱袋子、未来产业)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这是一整套“破”与“立”的组合拳。
李在明正在用一种近乎决绝的方式,试图重塑韩国的权力结构。他要打造一个行政权力高度集中、能够贯彻其意志的强大政府。
他赌的是,韩国民众对检察系统滥用权力的厌恶,足以支持他完成这次豪赌。但他的反对者则会怒吼:这是以改革之名,行独裁之实,是为自己的“司法风险”量身定做的保护伞。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李在明拆掉了旧堡垒的地基,但围绕新权力中心的攻防战,只会更加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