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一艘曾是苏联海军“门面担当”的6万吨航母,如今竟然沦落到“废铁”地步,俄罗斯还开出3500亿卢布的天价想甩卖!这艘“库兹涅佐夫”号,当年可是威风八面,如今却在船厂里“躺尸”,让人唏嘘不已。作为一个军迷,我只能说,这事儿既让人感慨大国落寞,又觉得这“破船”真不值得接手。说起“库兹涅佐夫”号现在的惨样,简直能拍一部“航母版悲情剧”。它瘫在摩尔曼斯克船厂,甲板被砸出个大窟窿,船身锈迹斑斑,满是火灾留下的“伤疤”。
俄罗斯造船集团开出3500亿卢布(约320亿人民币)的维修账单,摆明了“爱修就修,不修拉倒”的态度。更有俄方大佬直言,这玩意儿早就该当废铁卖了。哎,这昔日“海上巨兽”咋就混成这样了呢?“库兹涅佐夫”号的遭遇不是个例。早些年,苏联另一艘航母“基辅”号也落得类似下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没钱养它,1993年退役,2000年被卖给中国,最后拖到天津改成了军事主题公园。那时候花费了1.2亿人民币,光拖船就费尽周折。这两艘航母的命运,简直是苏联海军辉煌到落寞的“活教材”。
我看啊,俄罗斯这航母战略,早就“凉凉”了。有人可能会问,中国不是有辽宁舰这“姊妹舰”嘛,咋不顺手把“库兹涅佐夫”号也收了?,咱可没那么“傻白甜”。这艘老船服役34年,船体裂缝满满,锅炉跟“老爷爷”似的漏气,改造费用得超400亿人民币,够造半艘新航母了!更别提它寿命只剩10年,实战就是个“移动靶子”。中国军事专家早就说了,这种“废铁”咱不要,咱有自己的“硬货”!
要说中国为啥这么硬气,咱得提提大连造船厂这“航母摇篮”。从辽宁舰改造到山东舰自造,再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大连造船厂一手包办,产能直接甩美国好几条街。2019年官方报道,厂里能同时开建多艘大舰,效率惊人。相比之下,“库兹涅佐夫”号那破烂玩意儿,拿啥跟咱比?我觉得吧,中国这波技术自信,简直是“国货之光”!中国不接盘,俄罗斯立马把目光转向印度。2025年6月,莫斯科跟印度密谈,提出“航母白送”的馅饼,但前提是印度掏30亿美元改装费。这套路咋这么眼熟?
印度海军确实馋第三艘航母,毕竟现有舰艇不是故障多就是战力拉胯。可技术评估一出,印度人傻眼了:改造比造新船还贵!最后莫迪政府果断辟谣,不玩这“坑爹”游戏。印度为啥这么谨慎?看看之前的“维克拉玛蒂亚”号就懂了。2004年,印度花“1美元”买下俄罗斯旧航母,结果被俄方加价到23.5亿美元,2013年拿到手后,锅炉三天两头坏,舰载机起降效率只有设计值的40%。2020年印度海军报告都吐槽,这船简直是“烫手货”。有了这前车之鉴,印度对“库兹涅佐夫”号自然敬而远之。我看,印度这波“长记性”挺明智。
“库兹涅佐夫”号的惨状,还得怪2018年那场事故。10月30日,它在摩尔曼斯克船厂维修时,浮动船坞突然沉没,一台起重机直接砸穿甲板,开了个5米大洞,还伤了好几个人。这下维修成本暴涨,计划全乱套,俄罗斯内部甚至讨论过提前拆船。据俄媒报道,这事儿直接成了压垮航母命运的“最后一根稻草”。我只能说,这船真是“命途多舛”啊!如今,中印都不接盘,“库兹涅佐夫”号八成要走向终点。俄罗斯国会已拨款,计划2026年把它拆了,熔成输油管道,残骸价值才6200万美元。
与此俄罗斯海军战略也大转向,2025年圣彼得堡防务展上,他们主推便宜的两栖攻击舰和核潜艇,航母彻底“下岗”。有专家分析,俄方这是“认命”了,远洋梦碎得彻底。我看着这结局,心里五味杂陈。想想当年“库兹涅佐夫”号出征叙利亚,气势多足,可惜动力老出毛病,舰载机还掉海里,西方媒体都笑话它是“冒黑烟的笑话”。如今,这艘巨舰连甲板上的火灾痕迹都没清理干净,就要被拆成废铁。俄罗斯自己的军事专家克拉姆尼克曾无奈地说,拆了它,等于俄罗斯彻底跟远洋说拜拜。这话听着,咋就这么心酸呢?
一个时代的落幕,愣是让人说不出话。再看看数据对比,你就知道为啥没人要这老船了。现代航母航速得30节,它才勉强20节;中国福建舰一天舰载机起降量是它的5倍,它连预警机都玩不转,雷达更是落后几十年。据全网最新统计,中国航母建造速度和战斗力已跻身世界前列,而俄罗斯连一艘航母都修不好。这差距,简直是“天上地下”。
我只能感慨,时代变了,技术才是硬道理。“库兹涅佐夫”号的悲情结局,就是大国海军兴衰的一个缩影,令人唏嘘。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