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8-05 08:06 点击次数:104

华人回国拔卡成必修课?Rogers天价账单让人崩溃

你敢信吗?人都回国了,手机卡还在加拿大“替你花钱”。

这不是开玩笑,是真事儿。最近有个华人姐妹在小红书上哭诉,说自己回国探亲一个月,啥也没干,就收到了Rogers的天价账单——每天扣16加元,一个月下来几百刀就这么没了。

更让人抓狂的是,她压根儿就没用过这张卡!

防不胜防的“隐形消费”

这位网友叫“Cake&A 伴路之旅”,说起这事儿那叫一个窝火。她出发前早就把漫游数据关得死死的,上了飞机就换成中国移动的卡,自认为万无一失。结果呢?Rogers照样扣钱不手软。

“我在国内根本没打过电话,没发过短信,流量更是一点没碰,可钱还是哗哗地扣。”她反复核对账单,确认自己清清白白,可Rogers就是不认账。

更坑爹的是,Rogers从来不会提前打招呼。就发一条看似人畜无害的短信:“Welcome abroad, you have access to roaming like home”。看着挺客气,实际上就是在告诉你:“今天又要扣你钱了!”

网友发现,只要收到这条短信,当天就会被自动扣费。至于为啥有时候会收到这破短信,她自己也搞不明白,就像中了邪一样。

加拿大华人的“血泪史”

这事儿一爆出来,评论区瞬间炸了锅。一堆加拿大华人跳出来现身说法,各种“血泪史”听得人直咬牙。

“取卡呗,不取卡没用的。”有网友直接给出了最“粗暴”的解决方案。

“想收短信就意味着有漫游的风险。要么打电话给客服把漫游功能block掉,然后手机开WiFi calling。”

“加拿大我记得是收短信就收漫游费,所以我长期去别的国家都是找个靠谱的人帮我收短信。”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这些人太小心了?不不不,他们是被坑怕了。

有个哥们儿更狠,直接贴出了自己的账单——1094.99加元!这钱都够再买张回国机票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Rogers客服说除非拔卡,否则在外面统统算漫游,把我气得不行。”

“直接拔卡,飞行模式都不保险。”

“出境必须拔下卡才行,加拿大所有电信运营商都这样。”

Bell也不是省油的灯

别以为只有Rogers这么黑,Bell也是半斤八两。

有网友爆料:“Bell也是这样搞的,以前自己在手机上关了数据流量就可以了,我们一直这么做也没遇到问题。最近有一次回国,就遇到跟你一样的问题。”

更离谱的是Bell客服的解释:“就算没收到短信,哪怕电话响了不接,也意味着连上了附近基站,算漫游。” 建议直接拔卡。

听听,这是什么道理?手机自动连基站也要收钱?这不是明摆着抢钱吗?

网友说得对:“听说疫情后变这么恶心的。”看来疫情不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还让这些电信公司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

华人网友的“生存指南”

不过话说回来,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经过无数次被坑,大家总结出了一套“防坑指南”:

第一招:改套餐 “要打电话客服改成pay per use,现在都是默认roaming as home。” “是的我也是打过去改,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也是收过很多次才知道要改。”

第二招:技术流 “手机是苹果的吗?可以在设置里turn off sim卡,等效于拔卡。” “把漫游关掉,收短信是不收钱的,我之前从来没被收过钱。”

第三招:WiFi大法 “如果你用iPhone的话可以打开WiFi calling那个选项,这样有网的时候接打电话收发短信都是按照加拿大本地套餐走的。”

第四招:关闭隐藏功能 “要打给客服关掉easy roaming,这样可以收短信免费。” “你看一下live voicemail有没有关,live voicemail一般是罪魁祸首。”

终极大招:物理断连 “只能取卡。我离开加国上飞机前第一件事就是取卡。提前打电话关闭漫游功能、手机上关闭漫游功能,都不能保证不收你的漫游费。”

投诉有用吗?

有网友提到了一个重要信息:“你第一次出这种情况可以去投诉,一般第一次会给你免除。”

不过这位网友接着补充:“但你第一次出这种情况可以去投诉,一般第一次会给你免除。但也收不到短信了,境外登录网银就很麻烦。”

看来这就是个两难的选择:要么被坑钱,要么不方便。加拿大的电信公司真是把用户拿捏得死死的。

“拔卡”成了肌肉记忆

说到最后,很多加拿大华人回国前“拔卡”已经成了条件反射。就像出门要带钥匙一样自然。

“没错,加拿大运营商就是这么无耻。”网友的话虽然难听,但却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你想想,一个正常的商业行为,竟然逼得消费者要用“拔卡”这种近乎“自残”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收费机制本身就有问题。

用户在国外没有享受任何服务,凭什么要付费? 就因为手机自动连了基站?就因为收到了一条系统短信?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

背后的深层问题

这事儿看起来是个技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服务提供商的诚信问题。

你说,一个负责任的公司,会让用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费用吗?会不提前通知就自动扣费吗?会用如此复杂和隐蔽的收费规则来“套路”用户吗?

更让人寒心的是,这种做法似乎已经成了行业“潜规则”。不光是Rogers,Bell也是这样,其他公司估计也差不多。

这就不是个别公司的问题了,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垄断带来的不是更好的服务,而是更霸道的收费。

华人群体的无奈

对于加拿大华人来说,这种遭遇更显无奈。

回国探亲本来是件开心事,结果还要担心被“天降账单”砸中。明明啥也没干,就要白白损失几百刀,谁能不郁闷?

而且这种收费方式,明显就是欺负用户不懂规则。新移民刚来的时候,哪知道还有这些“门道”?等被坑了几次,才慢慢学会了各种“防身术”。

这合理吗? 一个正常的服务,需要用户学这么多“防坑技巧”?

写在最后

看完这些华人网友的遭遇,我想问几个问题:

你觉得这种收费方式合理吗? 用户没享受服务就要付费,这不是霸王条款是什么?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选择投诉还是忍气吞声? 投诉有用吗,还是只能靠“拔卡”这种自力救济?

这种行业潜规则什么时候能改变? 是不是只有用户集体抵制,才能让这些公司收敛点?

如果你也是加拿大华人,或者有类似的被坑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遭遇和应对方法。大家一起交流,说不定能帮到更多人避免被坑。

毕竟,在这个信息时代,知识就是金钱,经验就是保护自己的盾牌。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