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同样是开网约车,为啥有的司机一个月能挣3万,有的司机却连油钱都赚不回来?
前几天刷短视频,又看到有人晒出月入3万的网约车流水截图。评论区炸了锅,一堆人说是假的,说是炫富,说是平台托儿。说实话,刚开始我也这么想。可仔细一琢磨,人家跑不出高流水,不代表别人也跑不出来啊。
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日流水破千很常见,月入两三万也不是天方夜谭。 关键是,能跑出这种成绩的司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我专门找了几个跑车的朋友聊了聊,还在网上扒了不少高收入司机的经验分享。发现这些“大神”司机,基本上都有三个特点。看看你有没有?
第一种:玩命三郎型
这帮人是真的能拼,能吃苦到让人佩服的程度。
七八月份是网约车最赚钱的时候,天气热,打车的人多。这些狠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在路上跑。
你想想,人家凌晨3点在接单,中午12点大太阳底下还在跑,晚上6点晚高峰肯定不会错过,到了晚上12点还在街上溜达找活儿。基本上就是从一天里抽出8个小时睡觉吃饭,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赚钱。
说真的,这种人肯定能赚到钱。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活法真的值得吗?把身体搞垮了,赚再多钱也没啥意思。
网约车这行业,光靠拼命可不一定能发财。有时候,真正会赚钱的,反而是那些“不太老实”的司机。
第二种:心眼活络型
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刺耳,不过确实是这么回事。太老实、太听话,在网约车这行不见得是好事。
就像那些特别听话的孩子,啥事都听爸妈的,自己从来不动脑子想问题。长大了往往没啥大出息,因为他们习惯了被人安排,没有自己的想法。
放到网约车这个行当里,太老实就容易被平台当韭菜割。
给你举个例子。司机正要去厕所,突然来了个单子,结果没来得及接,被平台判定为故意不接单,要扣分。
老实的司机咋办?跟平台客服说:“不好意思,我刚才有急事,没看到手机,麻烦别扣我分。”
心眼活的司机早就准备好了各种“理由”:车子突然熄火了,手机没电了,导航出故障了。反正就是有备无患,遇到事儿就有现成的申诉材料。
当然了,我不是让你去骗平台,平台的红线还是不能碰的。 但是你得学会保护自己,不能一味地傻乎乎按规矩来,要懂得变通。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第三种:规则研究型
那些月入好几万的大神,没有一个是不懂平台规则的。
经常听到司机抱怨:“评分有啥用?我跑车又不是为了那几颗星。”
兄弟,你这就想错了。平台为啥要搞评分系统?因为这玩意儿真的有用!
平台的算法可精着呢,每个司机在系统里的“权重”都不一样。那些高流水的大神,清一色都是高分司机。人家的服务分、接单率、完单率,各项数据都漂亮得很。
这种司机在平台眼里就是“优质资源”,好单子优先推给他们。 什么区域指定、超级顺路,人家想去哪儿就能接到哪儿的单子。
就像游戏里的VIP玩家一样,享受的待遇就是不一样。
我认识一个跑车的老哥,他专门研究平台的派单规律。什么时间段在哪个区域容易接到好单,什么路线最省油,哪些地方容易堵车要避开。人家把这事儿当学问来研究,你说能不赚钱吗?
现实很骨感:二八定律永远存在
说了这么多,咱们得面对一个现实:不管什么行业,都遵循二八定律。
也就是说,只有20%的人能真正赚到钱,剩下80%的人就是陪跑的。那些月入两三万的司机,就是这20%里面的佼佼者。
如果你成不了最顶尖的那一拨,至少别做最老实的那一拨。 带着脑子跑车,或许会轻松一些。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不老实”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就见仁见智了。
有人觉得,既然平台制定了规则,大家就应该老老实实遵守,钻空子就是不道德。
也有人说,平台本来就不够人性化,司机适当保护自己没毛病。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是支持司机“灵活应对”,还是认为应该严格按规矩办事?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网约车这行还值得干吗?如果让你选择,你会做哪种类型的司机?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