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乌克兰情报部门放出抓获两名朝鲜士兵的视频时,很多人还以为是个笑话。但很快,泽连斯基亲自下场证实,这一下全世界都炸了锅。远在东亚的神秘国度,竟然真的派兵进入了欧洲的绞肉机。然而,这件看似疯狂的举动,却像一把钥匙,解开了一桩更大的谜团:为何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会如此铁了心地要“出卖”他欧洲的老盟友们。
这盘大棋的起点,要从历史的尘埃里翻出来。上世纪六十年代,韩国穷得叮当响,人均GDP才八十多美元,北边的邻居朝鲜那时可是工业化明星,生活水平甚至让同期的中国都羡慕。可韩国是怎么翻身的?靠的就是一场远在天边的战争——越南战争。
美国当时深陷越战泥潭,总统约翰逊满世界找帮手,英法这些老牌帝国都摆手不干。唯独韩国的朴正熙政府,看准了机会,一口应下。从1965年到1973年,三十多万韩国精锐,什么猛虎师、青龙旅,浩浩荡荡开赴越南。他们以心狠手辣著称,打起仗来比美国人还狠。
这笔“投名状”的回报是惊人的。美国前后给了八亿多美元的援助和特许权,其中四个多亿是直接的“参战补偿”。这笔巨款,成了韩国经济起飞的燃料,工厂拔地而起,公路四通八达,“汉江奇迹”就此上演。朴正熙用一场豪赌,把一个穷国带进了发达国家的门槛。
SameScriptDifferentCast
历史总在重复,只是换了演员。苏联解体后,朝鲜从云端跌落,经济一落千丈,和韩国彻底调换了位置。几十年来,他们一面苦苦支撑,一面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个“越南时刻”。机会,终于在俄乌冲突中出现了。
战争初期,俄罗斯还端着大国的架子。即便2023年夏天被乌克兰反攻搞得灰头土脸,甚至普里戈任都闹出兵变,普京也咬牙硬挺着,没向朝鲜开口。原因很简单,一是丢不起这个人,二是当时也怕出不起价。小国下注,从来都只会站在胜利者一边,那时谁敢说俄罗斯稳赢?
转折点发生在2024年初,乌克兰东部战线崩盘。四月,美国国会火速批准了95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其中610亿砸向乌克兰。这笔天量援助,让俄罗斯意识到,这场仗没完没了,靠自己硬扛不是办法。同时也让朝鲜看清了局势:俄罗斯已经“立住”了,起码不会输。
于是,交易开始了。十月,首批朝鲜士兵抵达俄国远东,人数在一千五百到一万两千之间。他们换上俄军军装,拿起AK步枪,经过短暂训练后,被直接投送到库尔斯克前线。那里,正是乌克兰在八月份偷袭得手,让俄军颜面扫地的地方。
ALitmusTestintheMudofKursk
朝鲜士兵的表现,堪称猛虎出笼。乌克兰军方评价他们“果敢坚决,学习和适应能力强,善于利用地形,喜欢用轻步兵小组渗透”。俄军的评价更高,说他们“战术娴熟,射击精准,作战勇敢”,甚至还总结出了一套对付无人机的战术:被盯上的人负责吸引火力,为队友创造射击窗口。
朝鲜官方媒体更是大肆宣传,金正恩在一次授奖仪式上激动地表示,在海外作战中涌现了“数以千计的英雄”。但朝鲜派兵的目的,真的只是为了帮俄罗斯赢下战争吗?显然不是。这上万人的部队,外加援助的三百万发炮弹,并不足以扭转整个战局。
他们的真正使命,是当一根探针,去摸一摸北约的底牌。朝鲜出兵前后,整个西方世界几乎陷入癫狂。从北约峰会到联合国,天天指责东方大国援助俄罗斯,逼得中方都不得不回应:“若中国真援助,战场局势早已改变”。军事上的试探更是接连不断,从白俄罗斯边境的陈兵,到韩国拉着十九国搞大阅兵。
TheSilenceAcrosstheAtlantic
按照正常的逻辑,朝鲜作为第三方势力直接派兵参战,这等于给了北约一个完美的下场借口。泽连斯基当时几乎天天都在喊话,说俄罗斯摇人了,我们这边也该摇人了。可结果呢?整个欧美国家的反应出奇地一致:装没看见,假装没听见。北约,这个全世界最强大的军事联盟,竟然真的就这么沉默了。
这一下,底牌彻底暴露了。原来北约就是个“嘴炮猛士”,给你机会你都不中用啊!这记响亮的耳光,不仅抽在欧洲脸上,更让大洋彼岸的特朗普看清了一切。他长久以来对欧洲的判断,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终的验证。
这就完全解释了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疯狂”举动。他为何铁了心要推行那个让乌克兰割地的停火方案?为何在六月的北约峰会上,当众敲着桌子,点名批评西班牙,要求所有成员国把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5%?因为他看透了,欧洲就是一群指望美国出头,自己躲在后面打嘴炮的“搭便车者”。
TimetoPaytheBill
最让特朗普无法容忍的是,这群“嘴炮”不仅自己不敢上,还处处搅和他想尽快结束战争的大战略。简直是给脸不要脸。所以,不卖你卖谁?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从此变得简单粗暴。他绕开所有欧洲领导人,直接飞到阿拉斯加跟普京见面,两人握手言和,商讨“边打边谈”。
他把普京的条件直接甩给欧洲:乌克兰放弃顿巴斯,换取停火。欧洲领导人个个面如死灰,却又无可奈何。特朗普的逻辑很清晰:既然你们不敢打,那就别碍着我谈。紧接着,一连串的组合拳打了过来。他逼着欧盟签下购买7500亿美国能源装备的大单,同时接受15%的关税。
这已经不是盟友间的商量,而是赤裸裸的敲诈。特朗普用行动告诉欧洲:保护伞不是免费的,现在到了你们该付账的时候了。要么,自己拿起武器去保卫家园;要么,就花钱来买美国的服务,但价格由我定,规矩也由我定。
Europe'sColdAwakening
局势演变到今天,联盟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乌克兰在前线艰难地挖着战壕,顶着俄罗斯和朝鲜部队的缓慢推进。而欧洲则陷入了剧烈的辩论,一些国家开始紧急增加军费,采购美国武器,另一些则在徒劳地批评特朗普破坏稳定。
近期,特朗普在华盛顿会见了乌克兰和欧洲的领导人,没有联合记者会,也没有结论声明。但他承诺,会在十到十四天内,拿出一个战后安全保障的联合方案。他再次强调,结束战争的最佳方式就是达成协议,而美国会帮助欧洲提供安全保障,因为欧洲是“第一道防线”。
这番话听起来像是安抚,但前提欧洲已经默默接受了:那个由美国无条件保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场发生在欧洲东部的冲突,因为一个亚洲小国的入局,最终撬动了整个跨大西洋联盟的基石。欧洲为何如此恐惧特朗普与普京的和解?因为历史的镜像已经照进现实,欧洲猛然发现,自己可能就是那个被摆上谈判桌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