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补贴计划
“老板,能不能不交社保?工资多发点行不?”——这是小李在工厂面试时鼓起勇气问出的话。可人事经理只是笑了笑:“新规出来了,想‘自愿’都没门儿。”一边是渴望多拿几百块到手工资的打工人,一边是法律红线下寸步难行的企业主。这场看似“你情我愿”的交易,到底是谁吃亏、谁受益?新规出台后,这笔账该怎么算?
一、“自愿放弃”其实不是自由选择,而是一种无声胁迫
说白了,“自愿放弃社保”,听起来像是劳动者自己做主,实际上呢?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在现实压力下低头罢了。北京大学老龄研究所2025年调研数据显示,有近67%的基层务工人员坦言签过类似协议,但其中九成以上表示并非出于本心,而是不敢得罪老板,不想丢掉饭碗。
别小看这份保障。社会保险就像家里的备用钥匙——平时用不上,可真遇上病灾、意外或退休那天,它就是救命稻草。如果大家都觉得可以随便放弃,那制度岂不是成了一纸空文?更糟糕的是,这样的漏洞让一些企业钻空子,把原本属于大家兜底的钱装进自己口袋里。
二、不缴社保,看似省钱,其实风险全甩给个人和家庭
有人会说:“反正我年轻力壮,不生病、不失业,用不到这些保障!”可人生哪有绝对安全牌?78岁的李伯当年也是这么想,当初为了多挣点生活费,同意单位“不交五险”。结果去年突发脑梗,一场手术花光积蓄,还欠下一屁股债,只能靠女儿贴补度日。“要早知道这样,当初说啥也不会同意。”李伯叹着气回忆往事。
国家统计局核准数据显示,仅2024年因缺乏基本医疗保险导致因病返贫的人数比前一年增加12%。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民政部《2025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22.1%,而其中没有稳定养老保险来源的人群比例高达18%。如果任由“自愿放弃”蔓延,未来社会养老和医疗负担将直线上升,到头来埋单的还是每个普通家庭。
三、“劣币驱逐良币”,守法企业反倒变成少数派?
再看看市场上的另一幕。有些企业精明地利用员工急需工作的心理,说白了就是暗示“不交五险就留你”。这样下来,那些老老实实按规定缴纳社保的小微公司反而竞争不过那些偷鸡摸狗的大户。《2025中国就业与社会保障蓝皮书》显示,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不足额缴纳甚至完全逃避社保义务的现象占比高达31%。
长此以往,会形成什么局面?好比菜市场卖菜,如果有摊贩偷偷掺水增重,还卖得便宜,你觉得那些诚信经营的人还能撑多久吗?
四、新规亮剑:堵死灰色操作空间,让公平成为常态
最高人民法院刚出的司法解释直接把话挑明:只要涉及到不缴或少缴社会保险,无论劳动者怎么承诺,都算无效。这不仅给维权提供坚强后盾,也让用人单位没法再耍花招。一位从事劳资纠纷仲裁十余年的律师朋友感慨道:“以前碰到太多举证难、扯皮久的问题,现在一句‘合同约定无效’,案子处理效率提升不少。”
政策之所以严,是因为它背后站着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切身利益。据民政部最新通报,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0亿,但仍有近8000万人处于未覆盖状态。不管是城市白领还是农村打工仔,只要在岗一天,就该享受应有保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惠与公平。
五、维护基金池安全,就是守住我们共同的未来
很多年轻人觉得现在交的钱远远大于将来能拿回来的养老金,有点“不划算”。但别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