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边境的战事胶着而复杂,早在1986年9月,兰州军区第47集团军已在前线坚守了四个月。
为此,中央军委作出了一项关键决定:由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接替防务,继续执行两山防御作战任务。这支即将奔赴前线的劲旅,刚刚完成合成集团军的整编,而率领它的军长钱国梁和政委徐永清,他们的成长轨迹同样引人关注。
临危受命,老牌劲旅换新颜
这支被委以重任的第27集团军,前身可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胶东军区八路军部队,后在解放战争中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许世友将军曾是其首任司令员。1949年,它又被改编为第27军。
1985年7月,随着全军改革的推进,第27军整编为合成集团军,钱国梁和徐永清分别被任命为首任军长和政委。这支拥有辉煌战史的部队,参战人员累计达到三万三千七百至三万四千八百人,人员齐整,实力雄厚。中央军委的决策下达后,第27集团军迅速展开了周密准备,并于1986年9月进入云南文山州、砚山两县进行临战训练。经过半年多的适应与磨合,他们于1987年4月下旬正式接替了第47集团军的防务。
摸爬滚打,淬火成锋
钱国梁和徐永清的军旅生涯,都始于最普通的士兵岗位,且与第27军结下了不解之缘。钱国梁出生于1940年1月的江苏吴江,少年时家境贫寒,14岁便辍学成为村会计。1958年12月,18岁的他应征入伍,被分配到第27军80师238团。该团素有“淮海战役一等功团”的英名,钱国梁凭借过硬的军政素质,很快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此后数年,他几乎一直在第80师战斗与生活,从测绘队班长、排长,到作训科参谋、团长,一步步走来。1979年10月,他出任第80师师长,并在1983年3月升任第27军参谋长,直至1985年主政第27集团军。
徐永清,1938年8月生于浙江建德。他中学毕业后,曾在家乡担任信用社会计、乡政府文书等职。1956年12月,18岁的徐永清选择参军,进入第27军79师通信营无线电连。他文化功底扎实,又能吃苦,很快在连队崭露头角,成为军政兼优的尖子兵。从营部书记到师部保密员,再到通信连副指导员,徐永清的生涯重心转向政工。1982年7月,他已是第80师政治部主任,与时任师长的钱国梁在同一单位共事。此后三年,徐永清的晋升速度惊人,从军纪委专职委员到第27军副政委,最终于1985年7月扶正,出任第27集团军政委,四年间完成了从副师职到正军职的跨越。
智勇双全,战场再立功
此次轮战,第27集团军面临的敌情与以往有所不同。越军不再频繁发起大规模进攻,而是转为营以下规模的反扑、偷袭、袭扰、炮击以及特工渗透。面对这种复杂多变的局面,钱国梁和徐永清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反偷袭战术,如“铁树开花”、“张冠李戴”、“诱敌上钩”等,有效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也极大地锻炼了部队的实战能力。
在炮火压制方面,这支部队打了一场“富裕仗”。钱国梁和徐永清先后组织了8次大规模炮击作战,共发射炮弹4.1万发,摧毁敌各种工事447个,并歼灭敌人3381人(另有数据称毙伤3300多人)。一年的轮战任务结束后,第27集团军因军纪严明、作战勇敢,被中央军委授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光荣称号。在此期间,部队涌现出“老山作战坚守英雄连”、“老山作战神炮连”等英雄集体,以及孔德年、向小平、尤建华、张茂忠等一大批战斗英雄。
功勋卓著,晋衔上将
两山轮战的淬炼,成为钱国梁和徐永清军旅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轮战结束后,他们的晋升之路更为顺畅。1988年8月,徐永清调任浙江省军区政委。同年9月,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钱国梁和徐永清双双被授予少将军衔。八十年代末,钱国梁跨军区调任第26集团军军长。
此后,两位将领的仕途继续高歌猛进。1993年12月,钱国梁升任济南军区参谋长。1994年12月,徐永清提任兰州军区副政委。1995年7月,两人再次同步晋衔中将。1996年2月,徐永清改授武警中将警衔,出任武警部队政委。同年11月,钱国梁被委以重任,正式出任济南军区司令员。1999年12月,钱国梁北上接替梁光烈,出任沈阳军区司令员。2000年6月,徐永清晋衔武警上将。2002年6月,钱国梁也晋衔上将。2003年12月,徐永清到龄退出现役。2004年12月,钱国梁也告别了戎马生涯。钱国梁于2023年2月逝世。
结语
钱国梁与徐永清,两位将领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他们的军旅生涯是军人奋斗的生动写照。他们不仅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带领部队在实战中经受住考验,为国防建设贡献了毕生力量。他们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实战检验能力,最终成为高级将领的经历,至今仍是军队培养人才的宝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