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今年秋冬档居然被一部低调开局、却后劲十足的抗战剧杀了个回马枪?说的正是那匹不声不响就冲上热搜榜首的黑马——《归队》。这部被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扶持的新作,不仅让人民日报都忍不住点赞,还把观众对抗战剧“雷人脸谱”的偏见一扫而空。要问为啥这么火?小人物英雄主义+实力派演员,这才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大杀器。
抗战剧里的“小人物”,终于不是神仙打架
说实话,过去几年国产抗战题材简直像在玩穿越。你以为是在看历史正剧,其实导演分分钟给你变魔术:主角手撕鬼子、弹幕刷屏,剧情尬得比夜店舞池还热闹。观众早就吐槽到词穷:“求求别再侮辱我们的智商了!”但《归队》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把镜头对准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小角色,让他们也有机会站上C位。
李乃文饰演的汤德远,就是典型的小人物代表。他既不是无敌大男主,也没有天降光环,一身伤病、一肚子纠结,却在关键时刻做出惊人选择。这种接地气的人物设定,比那些自带特效滤镜的主角真实多了。袁姗姗扮演的兰花儿,从柔弱卫生员成长为端枪女兵,两人的命运线索紧密交织,每一次生死关头都让人揪心到嗓子眼。
值得一提的是,《归队》的多线叙事可不是乱炖,各条支线像剥洋葱一样层层递进:采参帮、淘金客……这些东北风情元素不仅丰富了故事背景,还给角色注入更多烟火气息。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大英雄,而是一群普通人在极限环境下互相搀扶,一起活下去。这才叫“人民战争”,不是几个超能力者单挑全世界!
老戏骨发力,“轴”成绝招
为什么选李乃文来演汤德远?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他够“轴”。朱媛媛当年一句玩笑话,如今竟然成了业内公认标签。“中戏最轴的人”,为了台词拉着同学改戏本到半夜,这股较真劲放娱乐圈里妥妥算异类。在别人拼颜值、炒绯闻的时候,他只认死理钻研角色,不愿意拿烂片糊弄观众,更不会为了高片酬随便接工业糖精剧。
有网友调侃:“现在内娱流量明星绿幕拍戏数字小姐横行,要想看到一个认真琢磨表演细节、不靠P图和滤镜吃饭的人,比中彩票还难。”但李乃文就是那个“不走寻常路”的家伙,他宁愿冻得手通红啃沙团,也要把一个小人物塑造得立体鲜活。有网友留言:“只要看到‘有李乃文’三个字,我就敢放心追。”
他的坚持也许听起来傻,但这种傻气恰好成为他最大的武器。在浮躁环境里逆流而上,用专业和敬业收获尊重。这种清醒又倔强,让每个合作过他的导演都直呼过瘾——怪不得连人民日报都点名夸赞,“把被神剧毁掉的抗战脸捡回来了”。
拒绝敷衍式表演,只凭作品出圈
看看现在不少新晋演员,上综艺炒CP、微博热搜挂常驻,就差没在脖子上贴二维码扫码关注自己。但凡遇到需要苦练基本功或者吃点苦头的时候,全员集体装瞎。《归队》里的汤德远,没有偶像包袱,更没有五毛钱特效加持,全靠细腻情感撑场面。一句咬唇藏泪,一个攥枪泛白指节,都比几十万营销预算更能留住观众。
有人问,现在市场这么现实,不炒作、不迎合潮流真的还能红吗?事实证明,好演员永远不会缺席掌声。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谁又换新发色、谁又恋爱分手时,总有人默默坚守自己的底线,把职业操守写进骨血里。如果说娱乐圈是一锅乱炖,那李乃文就是那块始终没化开的老牛肉,嚼起来费劲,但味道浓郁,经久耐品。
与其羡慕短暂爆红,不如踏实沉淀实力。当年朱媛媛一句“轴”,如今看来更像是一句褒奖。“这哪是什么性格缺陷啊,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许正因为如此,《归队》的爆火才显得顺理成章:好作品配好演员,自然会水到渠成,而非昙花一现。
如何让更多这样的必然发生?
当然,仅靠几位老戏骨是不够拯救整个行业生态的。《归队》的成功说明了一件事:真正好的影视作品,需要的不只是技术升级和大制作,更需要创作者的一份敬畏之心,以及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用脚踏实地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如果每个项目都有这样“不将就”“不凑合”的态度,还有什么样板化套路不能突破?
建议各路制片方少一点投机取巧,多一点诚意;年轻演员们少上一些综艺,多上一些表演课;粉丝们也别只盯着颜值榜单转悠,有空试试跟爸妈一起追追这种扎根泥土、有温度的新国货电视剧,说不定还能发现隐藏宝藏男神女神呢!
最后,再抄送一句送给所有仍怀梦想的人:《归队》告诉我们,在喧嚣浮华背后,坚持做难且正确的小事,总会等来属于自己的掌声。那么,你觉得娱乐圈还有多少空间留给这些执拗到底、不肯随波逐流的人,对此你怎么看?
#百度带货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