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升迁,好比抢春运火车票,买到的说是靠实力,没买到的总觉得里面有猫腻。曾国藩这个“铁打的清流,流水的兄弟”,可算是晚清官场的春运之王了。仗都打赢了,皇帝夸了,帽子戴够了,勋章挂满了,手下的兄弟们有的都从“编外群众”改成了“无限期挂职”,家家灯火通明敬祖宗,谁说这不是功德无量?说他一门心思光宗耀祖,恐怕还漏了更大的阴谋——在祖宗之上写自己的名字,梦想青史留名,这样的野望,可不是“熬夜加班”就能实现的。
曾国藩风光时,所有兄弟地位轮流坐庄,不是督抚就是洋务总管,甭管文臣武将,一窝蜂俱上岸。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这票兄弟各有身价,都说是“曾门四大天王”,这一出湘军群英传,里面的剧情细细品起来也堪比抓马宫斗电视剧。然而在这张大桌子上,偏就有位程桓生,只能捧着碗站一旁给大伙斟茶递水,英雄宴吃到打烊也没混个主菜头衔,只混了个盐运使的饱口福,人生到顶。
这事儿啊,要是放在娱乐圈,那就是“最早追随的经纪人,最后陪跑一生”。人挽救老板于水火,看着老板搭电梯直达天堂,结果自己还卡在一楼四处开门问路,喝了太多茶都生出绿意。程桓生到底哪里招了曾老板的反感?是“不会拍马屁”还是“专业能力太水”?
历史上规矩人都知道,程桓生并不差,才高八斗不说,还出身“盐商望族”,世家子弟会做人会做事,6岁能写诗,20出头科场“斩将搴旗”,顺着康庄道儿一路杀进了曾府班底。要说他属于技术型人才,还是带资进组的,这条件搁今天直属C位。
可惜曾老板的用人主张嘛,不止讲究是“卷王”,还得“政治可靠”,技术是基础,情商和觉悟必须双高。能熬夜和会熬油,老板喜欢后者。程桓生刚进群那会,正值曾老板困于“流放边疆”打怪升级的低谷,所有“李鸿章”都“退群”了,只有老程没弃主,这份忠心说出来让人流泪。曾老板把自家大盐摊交给程管理,表面看是“职场真爱”,私底下其实是希望自己人把着油水职位,嘴上说为公,心里想的还是“你我一家亲,银子封门牙”。
两淮盐运使做到顶,后面天花板结实得像京砖。身为老板手下最早的元老之一,为什么混了个“咸鱼翻不起身”悲剧剧本?——全是德行闹的。
中国人选干部,才华仿佛性感,而德行才是内衣。外边穿得再光鲜,里头要是没穿内衣,那是得给生活添堵的。什么“德才兼备,以德为主,有才无德坚决不用,有德无才勉强能用”——这话在职场那叫圣经。
曾老板喜欢李鸿章说他有“英雄气”,对张裕钊的雅致更是击节称奇。有一回兄弟问起程桓生,曾老板也不好意思泼冷水,只好“本分”地夸他:好人,心眼直,心地坦白。这意思,怎么听怎么像公司年会“参与奖”获奖感言。
说到底,程桓生的本事和资历,老板看得明明白白,但怎么都升不上去。人家闲着没事还自省一番,夜深人静批阅奏折,突然火起,忍不住就在日记里吐槽:训了一顿程桓生,自己都有点后悔,感觉气血上头,这养性功夫,看来还是缺点火候。哪里是自责修养呢,其实是领导批完人以后“后悔太冲动”,又不能在同僚面前掉价,只能在日记里自贬。
为什么气程桓生?能被老板公开点名批评,理由不外乎两条:结党营私与作风不正。别看他为人坦白,做事倒也干净利落,就是心软嘴软耳软,亲戚朋友老乡都能安排过来帮忙,途径不大正规。盐务官历来是肥差,权钱交易可多门道,程先生的办公室每天“行辕告状递禀”的关系户络绎不绝,今天来个同县随员,明天塞进亲叔远房表妹,这不明摆着把公事当家务,官场规则玩成了家长里短。到了今天,朋友圈发个广告都得屏蔽老板,老程那会儿居然正大光明安排自家兄弟伙“组团露脸”,怪不得被“袖口子”记了心。
更过分的是,领导交代这么多遍“要自警自律”,他偏要“谁来我都帮,管你哪路神仙干亲”。这心宽则宽矣,作风却散得跟盐巴一样谁都能掺上一撮。曾老板一再警告:“你程某人明明聪明明白,可就是厚脸皮顾着私情,干正事总是头三脚难落地。”组织安排四人下乡调研,带仨是自己老乡,这官场上还讲什么规矩?皇帝也坐不稳呀!
你以为老板就不吃关系户那一套?真要这么想,你肯定在家卖保险。他只不过比你会掩饰,对外说“公义无私”,内心恨不得把所有油水职位都塞进亲族邮箱,但是啊,聪明人都明白能不能玩得太明吧。关键你玩得太明,结党营私玩成了直播,堂堂总督府办公室变成了徽州同乡会分会,这不是给领导找麻烦吗?要知道,老板打了胜仗,功高震主,风头上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火烧身。老程你这点眉眼高低都看不出来,还天天招惹“铁饭碗”注意力,难怪只能在盐摊子上卖一辈子咸鱼,谁让你分不清公私呢?
有意思的是,程桓生“心地坦白”,搁在诗里是美德,放到官场就是“低情商”。只会老实帮亲戚、分馒头,结果分来分去分到自己升不了官,说到底也是因果轮回。世上哪有功夫让你丢了规矩还当千古名臣?面对领导日记里的不满人设,程先生的“真性情”估计也只能化作“娘家烧饼”自家人吃,别人看都懒得多瞅。
官场大戏,适者生存。曾国藩功成名就后,自己都未敢“贪天之功”,手下人嘴上说着“报答知遇”,心里计算着“如何不被秋后算账”。程桓生却一门心思“好人做到底,亲友帮到底”,等混成个边缘人之后,还拍着胸口自信“我是直肠子,领导喜欢我呢”。大兄弟,这年头你见哪个拍着良心当上了大官?最多不过当个“天真无邪的活靶子”。
更讽刺的是,曾国藩这些年位高权重,靠的不是“心口如一”,而是“心里有数,面上糊涂”。在风暴眼里,谁敢高调拉帮结派?到头来还是程桓生这样的,一脚踩进了自己挖的坑,爬不上去还嫌天无梯:凭啥最早跟着老板打天下,最后却给别人做了嫁衣?天资聪颖也得有点官场觉悟啊!
总结下来,这条升官之路,其实就是“你以为你是主角,其实你只是群众演员”,编剧还是老板本尊,剧本还得改。做“老实人”没错,但官场不是托儿所,也不是亲友团聚餐,天真久了难免吃局外人的亏。何况当官的规矩比人心险恶,那几句“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官话也不过是茶壶里的风暴,倒不出来几滴真水。
真要吸取老程的教训,估计得先学会在老板面前恰到好处的“心口不一”,必要时候“亲疏有别”,再加点见风使舵。否则啊,春运车票永远握在那些最懂游戏规则的手里,剩下的只能在站台上边看热闹边唱《凉凉》。做人做事啊,总得分得清台上台下,该低头时低头,该转弯时转弯。否则下次圣人雕像落成你也只能站在风口扶石碑——名分还是别人的,风头都是你的。
所以说,有些人笑到最后,是因为学会了适时闭嘴。官场的台词写得再好,登台的终究只有三五人。其余的,不是谁演不了主角,只不过天生爱凑热闹罢了。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