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罗晋显然是一股难得的清流。出身于江西山区的他,人生履历里没有显赫背景,也没有拼命要在镁光灯下搏出头的野心。从练武到学戏,再到成为北电的一名本科毕业生,他的职业成长看上去像是按部就班,但仔细一看,又别有一番“闷声干大事”的味道。
他的演艺生涯是一次“慢炖”的过程,没有初登荧屏就一飞冲天的光环。从《三国》中那个处处提心吊胆的汉献帝,到《美人心计》里那个忍辱负重的刘盈,再到后来的杨宗保、萧定权,这些角色像一枚枚稳扎稳打的地基石,把罗晋塑造成了一个演技扎实、气质沉稳的演员。他确实没经历过什么“出圈”的时刻,却用真诚的演技在观众心中慢慢积累了份量。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罗晋的职业选择,那就是“不迎合”。娱乐圈讲究热点和噱头,但罗晋显然更关心故事是否有内容,角色是否有挑战。扶贫题材的《江山如此多娇》,历史正剧《天下长河》,司法类《执行法官》,甚至争议不断的《乌云之上》,罗晋始终固守着“挑剧本看角色深度”的原则。换句话说,他似乎更倾向做一位“工匠型演员”,远离那些带有工业化流水线感的偶像剧。
别的明星嫌曝光少,巴不得微博热搜天天安排明明白白,罗晋却懒得参与这种操作。他和唐嫣的婚姻是娱乐圈少有的“绝版低调”。2018年,两人在维也纳简单办了一场婚礼,没营销、没爆料,连请的宾客都是亲友团。他们平日里不在社交媒体上秀恩爱,甚至被网友调侃像夫妻版“隐形人”。这样一对夫妻在光怪陆离的演艺圈里,倒像极了外星来客。
正因如此,罗晋始终没有落俗套。别人忙着挤进流量圈抢风头,他倒好,戏演完拍拍灰走人。团队想多搞点宣传,但他坚决不妥协。《天下长河》时甚至因为宣传方向有分歧,他直接一条“说不宣传就是不宣传”的黑脸声明,简直活成了片场的“不合作艺人”。可观众爱他,喜欢那不温不火、不急不躁的气质。他没有大爆但总不让人失望,用的是时间磨砺出的底气和实力。
放眼当下那些走流量路线的同期男演员们,要热搜有热搜,要奖项也能搞定,资源更是拿得满满当当。而罗晋呢?从形象到作品都像在“逆流而上”,颜值不高到“惊鸿一瞥”,但经过岁月沉淀,越看越耐人寻味;角色选得不算讨巧,可总能撑起一片天台。有观众说他像煤矿文工团的二级演员,虽然没什么炸裂式的头衔,但一颦一笑却藏着历练的故事。
《乌云之上》的争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罗晋路线的矛盾:他所在意的是演技和深度,而如今观众的胃口却趋向于想要一波爽快的情绪高潮。叙事拖沓、逻辑硬伤,剧的问题让人无奈,可当看他的刑警韩江时,观众还是不由自主地跟着他的眼神和动作走。那些边角的小情绪,他捧在手里精雕细琢,既接地气又真诚动人,这大概就是人们容他选剧不慎,也愿意原谅的原因。
罗晋的路线,注定走得沉重而又踏实。他证明了一件事:不必争着挤热搜,也能在平凡中活出独特的锋芒。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争当网红明星”的大环境下,像罗晋这样守得住清净,耐得住寂寞的艺人,会越来越稀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