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山东老乡唠军事:这个家伙什儿老厉害了
你瞅瞅,当下国际上有些国家说话都得掂掂这“家伙什儿”啥意思,挺是咱中国
手里握着一种“武器”,一开嘴就让美国在亚太那边想事都得踢踢牙
你说这东西不是电影里的虚构情节,而是真真切切的实打实的“神器”——就是那洲际弹道导弹
要说这“家伙什儿”到底有多能打,能咋样影响大国之间的平衡
▎东风系列:咱们这边的老牌“家伙”
咱们中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琢磨导弹技术了,那会儿压力大得很
国家啥都得靠自己硬挺着
东风导弹家族,从东风-1起步,一步步发展到当下的东风-41
已经是第四代“老厉害”了
讲真的,东风-41的射程能到1.2万到1.5万公里
就是说中国发射出去,能打到美国的大部分地方
居然是日本全境都在它的“打击范围”里
图片1
这不是空话,权威的报告里都写得明明白白,比如美国国防部的《中国军事力量报告》里就说了,咱中国有超过600个核弹头
很多都装在这些“家伙”上
你想想看,要是一个国家有能力从自己家门口直打对手的“要害”地区
这东风-41用的可是固体燃料,三级火箭发动机,重约80吨,长22米
它还能携带多达10个弹头,每个弹头都能自己瞄准不同的目标
就是说,一枚导弹能同时威胁好几个城市或军事要点
你说美国的那套“导弹防御”系统能挡得住这么多弹头同时“轰炸”
据那些“威胁监测”数据,东风-41的精准度在100米以内,速度快得像流星一样,能达到25马赫,进入大气层那会儿,完全就是天上的“流星”
拦截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
讲真的,这个“老厉害”东风-41,从86年开始研制,2012年试射成功,到了2017年正式服役
图片2
2019年还在国庆阅兵上亮了相
当下它还能走“公路机动”、铁路机动,或者固定“井”式发射,这样一来,它跑起来更“灵活”
不容易被先发制人给“碾碎”掉
你说这是不是让美国头疼得不行
美国在亚太那边布满了军基地,盟友也不少,但中国的导弹力量再增长
你看,2024年美国国防部报告里说了,咱们中国的洲际导弹发射器超过550个,比美国还多一些,尽管还不全都装弹
但也够让华盛顿“闹心”的了
而且这东风-41的反导穿透能力也不赖,能带迷惑弹头
迷惑对方的“防御系统”
你想想,如果中美在南海或者台海有点摩擦
图片3
美国的航母编队敢不敢随便靠近
中国的导弹库还在飞快增长,预计到2030年
核弹头可能会超过一千个
这不是为了打仗,而是用来“威慑”别人
这“威慑”作用,能让华盛顿在承诺保护盟友时都得三思
▎日本那边的压力:哎呦,这下麻烦大了
你知道日本离中国挺近的,咱们东风系列的中程导弹,比如东风-21和东风-17
这“家伙”可不是闹着玩的,比如东风-21D,是反舰弹道导弹,专门克航母
射程还在1500公里以上
日本的智库报告说了,2025年那边的导弹威胁明显增加
直接威胁到美日联盟的安全
图片4
日本一直靠美国的“核保护伞”,但随着中国导弹技术越来越“牛”,高超音速追踪都变得“老厉害”了
你看,日本最近花大价钱加强导弹防御系统,原因就是他们知道,像东风-41这样的“老厉害”导弹,从咱们祖国本土直达东京或者冲绳的“基地”
去年九月,中国试射了一次洲际导弹,落到太平洋里头,通知了美国和法国,可日本那边啥都没收到消息
顿时就觉得“心里堵得慌”
新西兰、澳大利亚的人也都说了,这“事儿”真让人担心
你说这“威慑”可不是空话,完全是凭的“真材实料”
东风-41用的导弹制导系统,靠的是惯性导航搭配北斗卫星校正,精准得很
还能在太空轨道上变轨,防御系统都跟不上
这么一比,美国那些民兵导弹,跟咱们的东风-41比起来
完全就像快递小哥和快递车的区别
图片5
中国火箭军是战略“底牌”,装备了这些“老厉害”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一直坚持“不头一个用核武器”的政策
我觉得,这其实是个聪明的策略
就是说,咱们的“家伙什儿”多半还是用来“吓唬人”用的
发展这些“武器”,更多是为了威慑,让别人不敢乱来
从50年代钱学森一回国,带着“火箭”技术开始,咱们就用不到十年的时间
东风-5那会儿是液体燃料“老前辈”,射程1.2万公里,后来升级成东风-5C
再看看1999年装备的东风-31系列,固体燃料的,机动性更强
射程也达到了1.1万公里
到2017年,东风-41亮相
图片6
当下,咱们在北方建了三个“导弹洞窟”,一共装了320多个“洞”
一部分已经开始“装弹”
在南部山区,差不多还在建着50个“洞”
美国智库说了,咱们的常规导弹力量也在飞快“转型”,从短程到洲际,都能打
而且,咱们还搞出了高超音速导弹,比如东风-17,速度超过5马赫,专门打那种变幻莫测的目标
日本媒体说了,这一变,东亚那边的力量对比就变了
东京不得不多花点心思加强拦截系统
但其实,咱们的导弹更多是用来应对外界压力,比如美国的“导弹防御网”
还是为亚太地区的“局势”打个底牌
因为历史的包袱和地缘的关系
图片7
日本有美国的军基地,是“前沿哨所”,一旦中美真闹起来
咱们的导弹瞄准这些基地的潜力,搞得日本政界都紧张
2023年的美国报告里,挺提到咱们那东风-26中程弹道导弹,能打击关岛和日本
日本的白皮书也多次说了,咱们导弹“威胁”很大
可咱们一边说着“和平发展”,一边还把这“底牌”放在桌面上
▎咱们中国的“老厉害”之路:从弱到强的“神奇旅程”
讲真的,这一切其实也不是一夜之间的事
咱们中国的导弹技术,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琢磨
那会儿,钱学森回国,带着“火箭”梦
带领一帮人“啃硬骨头”
到了60年代,第一枚东风-1试射成功啦,那时候的“家伙什儿”还挺简陋
图片8
但就是那种“老厉害”在慢慢成长
后来,东风-5出现了,液体燃料的老家伙,射程一万多公里,1981年服役
成了咱们核威慑的“主力”
到90年代,东风-31系列出来了,固体燃料,比以前的更“灵活”
然后就是东风-41,集大成的“老厉害”,从2017年亮相,试射不断
去年,咱们还在北方建了三个“导弹洞”,一共就装了320多个“洞”
南边山区还在建着50个“洞”,专门为东风-5服务
美国那些智库也看在眼里,说咱们的常规导弹力量在“飞跃式”变化,从短程到洲际
而且咱们还搞出了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速度快得让人“咋说呢”,能打那种“变来变去”的目标
日本媒体报道说,这一“变化”让东亚力量对比变了天,东京都得多花点心思
图片9
其实,咱们中国的这些导弹
绝大部分还是为“威慑”而生
咱们一心想着“不要第一时间用核武器”,这是咱们的政策
其实,这也是一种聪明的战略,让导弹变成“最强底牌”
让对手不敢轻易“动手”
从50年代钱学森带领咱们开始“琢磨火箭”,到当下,咱们走的这条“自力更生”的路
咱火箭军在2015年成立,习主席还说它是“国家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
去年试射的洲际导弹,落在太平洋里头,通知了相关国家,说明咱们不是“炫耀”
而是在“负责任”地展示“实力”
你是不是也在想,咱们的核力量从最初的“威慑”逐渐变成“中等水平”了
图片10
我觉得,这其实是因为国际形势变了
美国和它的“盟友”越来越紧,咱们为了“平衡”
反正,咱们的导弹“老厉害”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全球
真心“佩服”咱们这条“自主创新”的路子
—— 唠到这儿,你觉得这“家伙什儿”到底得劲不得劲
我看,这东风-41、东风-17这些“家伙”真是咱们国家“老厉害”的象征,不光是威慑力强
更代表了咱们自主研发的“硬核”实力
咱们这条“导弹”路走得扎扎实实,未来还能更“牛”,不管外边风多大
想想,咱们的“祖国”变得这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