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意昂体育介绍
发布日期:2025-08-04 12:58 点击次数:175

中国南沙岛礁有多强?雷达监控500公里,美军潜艇难藏身

前言:近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于今年5月提出了“2021年南海和东海制裁法案”,该法案要求对参与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所有中国人”实施制裁,具体措施有冻结其在美国的资产、禁止其进入美国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对南海并不关注,可自从中国在南沙填造了7个岛礁后,美国才终于意识到南海的战略重要性,于是开始想尽各种办法阻挠中国的岛礁建设,而这项制裁法案不过是其黔驴技穷的最后手段罢了。

一:中国南沙岛礁对中美战略影响

中国的海洋战略主要围绕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展开,中国的海外能源供应与市场拓展都依赖这两个大洋与国内相连,南海恰好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结合地带。南海是中国南方的战略缓冲区域,一旦失去南海,中国的国防纵深就会被压缩到海南岛周边几十海里的范围内。由此可见,南海的战略地位对中国而言极为关键。在我国的众多海域中,南海的面积最大,达到350万平方千米,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海域。南海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各类资源,尤其是油气总储量,占中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高达250至300亿吨。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途经南海的世界商船数量日益增多,每年的海运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南海已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道之一。随着中国对石油需求的持续上升,经南海转运的能源量是苏伊士运河的3倍多,是巴拿马运河的15倍,马六甲至非洲、中东的航线成为了中国的能源生命线,也是中国实现崛起必须跨越的门槛。中国要进入西太平洋,就必须穿越巴士海峡;要进入印度洋,则需要穿越马六甲海峡或者从印度尼西亚的众多岛屿之间穿行。

中国早期在南沙群岛进行的岛礁建设已经历经三代,以永暑礁为例,它距离中国740海里,距离金兰湾250海里。整个礁盘宽7公里,长22公里,采用水泥结构建造,扩大了岛礁的居住面积,具备良好的居住条件。岛上驻扎着约一个排的海军陆战队,还安装了2联装的对空高射机枪,四个角落都修建了碉堡。21世纪初,这里还修建了直升机平台和4000吨级的码头,储备了可供100天使用的战备口粮、1360吨水以及400吨油。不过,这些对美军来说并不构成威胁。中国最初进行填海造岛时,美军认为这些孤立的岛礁防御薄弱、容易受到攻击,缺乏生存能力,直到岛礁建成后才发现,中国建设这些岛礁并非为了部署武器,而是将其整合到了解放军的联合作战体系当中。

这些前哨基地配备了海底光缆、多波段卫星通信设备、高频宽带阵列、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以及48.77米高的手机基站等。岛礁上有33个碟形卫星天线、大量小孔径碟形天线、50多个高频通信天线以及30多台对空对海搜索雷达,此外还有可移动的通信或雷达系统,能够部署在岛屿的任何地方。7个岛礁的海、空军各部门的雷达系统以及战略支援军的信号监听、雷达波源侧向系统陆续部署完毕,监控范围大致涵盖400-500千米,直达曾母暗沙,西马来西亚、文莱、越南南部沿海地区、菲律宾南部等都在雷达的监控范围内。

岛礁上的雷达能够探测到上千公里外的水面目标,为南海上中国所有飞机、潜艇、战舰上的反舰导弹提供火控数据。岛礁上的电子情报系统迫使美军关闭雷达和通信系统,屏蔽了美军的战场情报。这些决定性的信息优势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军队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使其完全掌握了战役主动权。从军事技术层面来看,中国的南海防区将连接成一个大的区域,占据了整个南海的三分之二。对美军而言,南海变成了一个看不见也听不到的遥远海域,只有几条通道可以进出,而中国军队正驻守在此,借助岛礁上不间断的情报流和战场信息流,对美军了如指掌。中国军队的战斗部队可以静默部署在整个南海区域,接收岛礁传来的战场信息,随时从美军意想不到的方向,接连对美军的战役重心发动攻击,阻止美国的军事干预,这正是美军在南海面临的困境。

在冲突初期,中国基本上就拥有空中和水面优势,美军只有潜艇能够躲避这些岛礁的监控进入南海。虽然美军的核潜艇在技术上拥有显著优势,但在南海这种失去空中和水面优势的海域作战,需要面对水面舰艇、固定声纳、反潜直升机和反潜巡逻机的大范围搜索,大部分时间只能用来躲避侦察。今后,直-18反潜直升机将部署到这一地区,中国在南海的反潜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提升。无人机、空警-500预警机、运-9JB电子情报飞机、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可以从这些岛礁的机场起飞,并在战斗机和地空导弹的保护下自由飞行。与从大陆机场起飞的飞机相比,从岛礁机场起飞的飞机能够多增加数小时的执勤时间。这些飞机探测到的情报会通过数据链传输给上千公里外的战斗部队,岛礁上的机场还可以作为紧急备降机场,其跑道长度都在三千米以上,也能作为扩大中国轰炸机作战半径的前进基地。

另外,岛礁上的机场还支持海军航母在南海大部分海域作战。一架空警-500预警机的探测距离达到400千米,巡航半径超过1000千米,在南沙群岛上空飞行时,其雷达或电子情报探测范围可以覆盖整个南沙群岛,这在中国制造舰载预警机之前,起到了替代作用。当舰载机因遭遇恶劣天气、机械故障或战斗损伤而无法返回航母时,岛礁可以提供降落保障。每个岛礁都有2.3公顷的地下仓库和24.6万立方米的地下油罐,足以支持数周的无补给作战。南沙的后方是海南岛,这里是距离南沙群岛最近的大后方,三亚的亚龙湾已经取代湛江,成为南海舰队最大的海上基地,半个海湾都停靠着航母、导弹驱逐舰、新型攻击潜艇等。海军航空兵的两个师也同时加强了海南海口、乐东、陵水的空军基地建设。

二:美国为了拔除中国南沙岛礁的办法之一——打击

21世纪以来,中国军队不断发展壮大,国防战略也从国土防御转变为近海防御,利用南海岛屿组成的“岛链防御”的意义愈发凸显。仅仅用了几年时间,中国就在岛礁建设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岛礁上众多的侦察监视设备开始对来往南海的舰船进行监控,将中国的战略预警纵深延伸了1000海里,这引起了美军的高度警惕和不安。美国认为,南海不仅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把控和掌握南海重点海域与通道的桥头堡。如果中国能够掌握和把控南海,就能封锁和扼控中国海上南大门,届时美军再想在南海自由进退就会变得困难。于是,美国推出了“印太战略”和自由航行计划,美国海军以“航行自由”为借口,不断派遣军舰抵近南海岛礁进行挑衅,企图通过军事滋扰来阻滞和减缓中国的岛礁建设,夺取该地区的“主导权”。一些美国的仆从国为了讨好美国,也纷纷表态配合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

尽管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济礁上部署的地空导弹与反舰导弹,其整体火力总和尚不及美国一艘伯克级驱逐舰,但这些前沿基地对美军而言,已然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中美双方的对抗,有点类似于美国在玩国际象棋,而中国则在进行围棋对弈。美军试图凭借机动性和消耗战来“将死国王”,中国却在棋盘上不断限制对手的活动范围,在合适的时机吃掉对方的棋子,进而占据更多地盘。美军觉得南海诸岛处于背向大陆、直面敌人的不利位置,距离大陆较远,难以得到快速增援,一旦局势发生突变,他们可以动用战略轰炸机和核潜艇从周边海域发射大量巡航导弹,轻松摧毁这些基地的跑道和大型设施。然而,岛上数量众多的观察设备却无法被彻底摧毁,这依旧是美军在南海开展军事行动的阻碍。要想清除这一障碍,就只能发动夺岛作战。由于这些岛礁面积较小,能够容纳的人员和物资十分有限,导致守岛部队人数少且防御纵深短,驻军通常仅有数百人,自身的防御能力很弱,一旦失去海空支援,几乎就守不住了。

以美军所具备的作战主动权和强大的海空力量,在攻击岛礁时,他们可以借鉴二战时期的“越岛进攻”战术,攻占若干个重要岛礁,组成封锁链,切断守岛部队的海上运输线路,孤立守岛部队,迫使他们因得不到补给而投降。与二战时期不同的是,如今进攻岛礁没有持续时间较长的上陆阶段,只需派遣小部队发动突袭,上陆后在机场和纵深要点经过短暂战斗就能结束战斗。这种夺岛作战取得胜利的概率非常高,但问题在于,攻防作战的核心并不在于岛礁本身,决定胜负的因素也不在于守军的英勇抵抗,而在于大陆能否及时进行增援。如今中美双方的海空力量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在南海地区,美军更是没有任何优势。美军曾经设想过用C17运输机运送特种部队夺取岛礁,但夺下岛礁后,却会面临难以守住的困境。这些岛礁距离中国大陆很近,而美军远离后方基地,补给线路过长,并且可能处于被威胁的状态,想要长期坚守十分困难,而且长期守卫这些岛礁会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如果打完就走,中国很快就会重新夺回,这样一来就等于白打了。

三、美国为拔除中国南沙岛礁所采取的第二种办法:利用南海争端

美国在冷战时期承认南海各岛均为中国领土,并不介入南海争端。1974年,中国军队在西沙群岛重创南越海军,美国没有介入;1988年中越赤瓜礁海战,美国同样选择不介入。冷战结束后,美国开始加强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增进与东盟国家的军事联系,加大对中国海空力量的侦察和监视力度,并公开宣称会干预影响南海自由通航的军事冲突,希望能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从中获利。为了让这些国家听从自己的指挥,美国时不时会出售一些老旧的舰艇和飞机给他们。很明显,美国希望这些国家部署军事力量,将中国封锁在近海,使其成为打击中国的跳板。南海尤其适合航母编队和潜艇部署,即便爆发战事,也不会波及遥远的美国本土。美国可以派遣航母编队以及B2、B52战略轰炸机进入南海海域进行打击和袭扰,然后及时撤离,达到进退自如的目的。

当前南沙的形势对中国并不利,除了8个岛礁由中国控制外,大部分岛礁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占据。越南已抢占了30个南沙岛礁,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也各自控制了几个岛礁。各方控制的岛礁相互交错,形成了一种相当复杂的局面。各国在南海开凿了1100多口油井,仅越南就开采了超过1亿吨的石油,并用从中获得的数百亿美元采购各种先进武器装备,以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菲律宾是美国的“非北约主要盟友”,自2010年起,花费1.17亿美元购买美国的二手直升机、巡逻舰,并在南海修建雷达站。越南购买了俄罗斯的“堡垒”机动式岸防反舰导弹系统、“基洛”级潜艇、苏-27和苏-30MKK2型战斗轰炸机。马来西亚也向俄罗斯购买了18架苏30MKM多用途战斗机。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都试图将侵占南海的问题国际化,极力拉拢美国介入南海事务。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也或明或暗地想从中浑水摸鱼,这些国家都有可能成为美国利用的棋子。

在“重返亚洲”的大背景下,南海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区域。不过,南海周边国家只是想把美国拉进来制衡中国,并不愿意为美国充当先锋。马来西亚在中美之间一直奉行中立原则。菲律宾传统上是亲美国家,但对于美国“重返亚洲”同样有所保留。菲律宾与美国关系最为密切,曾沦为美国殖民地近50年,两国一直保持着紧密的盟友关系。1992年,菲律宾收回了美国的军事基地,结束了美国长达93年的驻军。越南也不敢公开让美国人进入其国内,越南与中国的矛盾其实是这三个国家中最小的。越南的大部分油井都打在“九段线”之外,其态度转变也最为迅速。越南在地域上分为北方派和南方派,在经济上分为亲华派和亲美派,在政治主张上分为民主派和保守派。南海问题本身并不是越南真正关心的,由于越南紧邻中国,两国国力差距悬殊,越南只希望维持现状。

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国内存在大量不同势力,基本上找不出能够统揽全局的统治者,整个国家就像一筐相互牵制的螃蟹,因此,在关键时刻,美国很难指望上这类国家。在南海地区,真正能够做到政令统一且听从美国指挥的,其实只有扼守马六甲海峡这一咽喉要道的新加坡。新加坡在一战时依附于英国殖民者,二战时转而依附日本人,战后又继续依附英国人,英国衰落之后又投靠了美国人。新加坡长期受到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影响,在政治文化和外交理念上全盘接受了英国人的唯利是图和冷酷无情,不可能受到与中国人同种这一情感因素的影响,只会以利益为根本宗旨。新加坡早在1954年就加入了美国的“东南亚共同防务条约”,2010年又积极响应美国“重返亚洲”的政策,奉行经济上亲近中国、政治上依附美国的策略。

1991年美军放弃在菲律宾的苏比克基地后,新加坡主动向美军提供了樟宜军事基地,这也是目前东南亚地区唯一的美军基地。2011年,美国在樟宜海军基地永久性部署了最新型的濒海战斗舰,新加坡还为美军航母“量身打造”了东南亚首个航母驻泊深水码头。有了这个立足点,驻樟宜基地的美军舰队可以在24小时内进入印度洋,阻断中国的石油进口命脉,严重威胁中国的海上运输线,也可以直接进入南海,执行航行威慑任务,或者搜集监听中国舰船和飞机的通话、数据通信,截获雷达的工作频率和波长,观察中国在南海的海空演习,收集中国潜艇的声学信号和出航规律,为其他南海争端国撑腰。这也是美国对付中国南沙岛礁的唯一办法。不过,小小的新加坡也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在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力量面前,战时是否会冒着导弹袭击的风险为美国卖命,就很难说了。

四、结语

海南岛和南海的七个岛礁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南海作战体系,拥有足够的实力阻挡美军舰队北上,能够改变战争的游戏规则。这对美军而言,就如同喉咙里的鱼刺,打了没用,不打又无法进入南海,现在只能依靠实施制裁这种对中国几乎没有影响的手段。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