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意昂体育介绍
发布日期:2025-08-18 18:14 点击次数:136

泽连斯基不弃失地,如何停火?英媒竟提出:参照《中英联合声明》

一场决定乌克兰命运的会谈即将在阿拉斯加举行,主角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然而,这场对话最关键的一方,乌克兰,却并未受邀。

更吊诡的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他一边在基辅向国民划下“寸土不让”的宪法红线,另一边却又通过英国媒体向欧洲释放出微妙信号,暗示可能允许俄罗斯保留部分已占领的土地。这截然相反的表态背后,究竟是战术性摇摆,还是迫于现实的无奈?

普京的阳谋,特朗普的算盘

谈判桌外的战场,炮火声就是最直接的筹码。乌克兰总参谋部证实,俄军正兵分两路向顿涅茨克地区的波克罗夫斯克和多布罗皮利亚推进,近日已向北突进了至少十公里。

俄方的条件简单粗暴,通过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传递的信息很明确:只要乌克兰愿意交出目前仍控制的顿涅茨克土地,俄方就同意停火。至于其他已经被俄军控制的地区,则就地冻结。

这个方案让远在白宫的特朗普看到了速战速决的希望。他对泽连斯基的“宪法”说辞毫不掩饰自己的不耐烦:“泽连斯基说必须获得宪法批准,这让我实在有些恼火。他获得了参战并杀死所有人的批准,可进行土地交换却要批准,这算怎么回事?”

特朗普的目标清晰,他将阿拉斯加会谈定位为“试探性接触”,就是去检验普京结束冲突的诚意。要么带回一个领土交换的框架协议,要么就干脆告诉各方,和平没戏。

欧洲不想当“冤大头”

美俄眼看就要“越顶”达成协议,欧洲坐不住了。欧盟主席与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芬兰、英国的领导人迅速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核心思想只有一句:“国际边界不能通过武力改变”。

声明开宗明义地指出,通往乌克兰和平的道路绝不能绕开乌克兰。德国总理默茨透露,欧洲领导人正在为阿拉斯加峰会做“密集筹备”,并“希望且期待”泽连斯基最终能被邀请出席。

欧洲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波兰总理图斯克警告,俄罗斯所谓的“和平计划”,实质上是要求乌克兰放弃对顿涅茨克地区的控制,这很可能导致亲西方的基辅政府被“亲俄代理人”所取代。

为此,欧洲与乌克兰在8月9日联手甩出了一套“反建议”。他们的方案核心有三点:必须“先停火”再谈其他;任何土地交换都必须是“对等的”;最关键的是,基辅的任何让步都必须换来“铁板钉钉的安全保障”,这其中甚至包括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

基辅的“两张面孔”

面对美俄的巨大压力和欧洲的全力支持,泽连斯基正在走一根危险的钢丝。他那套“寸土不让”的强硬说辞,是说给国内民众和宪法听的,也是维持谈判底气的必要姿态。

毕竟,乌军目前仍在顿巴斯地区控制着9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俄军耗费十多年都未能夺下的战略区域。泽连斯基警告说:“对俄罗斯而言,顿巴斯是未来新攻势的跳板。”

然而,战场的现实却异常残酷。权威战事地图显示,俄军已包围了波克罗夫斯克前线的三个村落,正利用乌军人力不足的弱点持续推进。基辅市长克里琴科也坦言:“在我们国家,每个人都对俄乌冲突感到厌倦。”他意有所指地表示,一些“艰难的决定”落到了总统的肩上。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英国《每日电讯报》的爆料才显得合乎逻辑。报道称,泽连斯基已向欧洲领导人暗示,乌克兰可能同意停火,并让俄罗斯实际控制其已经占领的地区。这种立场的软化,被外界解读为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

历史能给什么答案?

当现代领土争端陷入僵局时,有人将目光投向了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视其为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范例。

这份文件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确认了一个不容谈判的原则:主权。文件明确规定,中国“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而英国则“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国”。整个过程基于双方平等协商,而非一方的武力胁迫或单方面让步。

更重要的是,这份声明还设计了确保平稳过渡的执行机制——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这种建立互信的制度安排,与当前俄乌冲突中,由外部强权试图强加解决方案的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历史的经验似乎在表明,任何绕开主权国家自身意愿的和平方案,都难以真正持久。

结语

此刻,普京的专机正在飞往阿拉斯加的航线上。特朗普也对媒体坦言:“我与泽连斯基关系不错,但不同意他的做法。这是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

北约秘书长吕特观察到,特朗普似乎也在向普京施压,甚至为此不惜因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对其实施二级制裁。但这些压力能否动摇克里姆林宫的决心,仍然是未知数。

最终,阿拉斯加的会谈桌上究竟会摆出怎样的方案,外界无从得知。而在遥远的基辅街头,乌克兰人挂起了巨幅国旗,他们的命运,似乎正取决于这场他们无法参加的大国博弈。历史将见证,主权原则在赤裸裸的实力政治面前,是否还依然坚固。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