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意昂体育介绍
发布日期:2025-08-18 01:39 点击次数:87

外卖大战的炮灰!中小餐饮店在补贴战中沦为“廉价代工厂”

一份堂食卖20元的口味鸡丝面,通过外卖平台送到顾客手里,商家最终只能收到10.9元。这背后的差价去了哪里?答案是平台补贴、佣金和配送费。2025年夏天,美团、饿了么、京东掀起一场百亿级补贴大战,消费者抢着薅羊毛,商家却对着后台账单发愁:单量翻倍,利润归零,甚至倒贴钱打工。

订单暴涨,利润暴跌的怪圈

安徽合肥一家甜品店的店长马龙翻出7月的账单:线上营业额1.12万元,实际到手仅6082元。减去45%的原料和包装成本,净收益只剩1039元。如果算上房租和人工,这笔钱连保本都做不到。

宜昌一家茶饮店的遭遇更极端。一杯标价19.4元的奶茶,扣除9.5元活动补贴、1.05元技术服务费、2.9元配送费后,实际收入5.05元。店长指着成本表摇头:“一杯奶茶成本就要5到6元,这单等于白干”。

在江苏开炸串店的阿文晒出订单截图:一单35.88元的炸串,商家承担18元补贴,加上佣金和配送费,实际收入14.47元。他苦笑着说:“平台活动期间,25元的单子只能赚6块钱,还不够挨那个累的”。

流量裹挟下的两难选择

长沙县快餐店“言西早”的老板谭聪面临更现实的困境。不做外卖,年轻人根本找不到他的店;做了外卖,堂食客人全跑去了线上。他店里一份20元的鸡丝面,外卖实收10.9元,利润几乎被抽干。

这种流量绑架是有代价的。平台算法将补贴力度和店铺排名直接挂钩。某连锁茶饮品牌运营总监透露,满40减15的活动中,商家要承担10元补贴,单笔利润从18%暴跌至3%。一旦拒绝参与活动,店铺搜索权重会在一周内骤降47%。

看不见的成本黑洞

除了明面上的佣金和补贴,商家还要为流量买单。长沙湘菜馆“泓先阁”的店长张欣算过一笔账:每天发放200张“满38减18”优惠券,商家承担10元成本。如果全部核销,单月支出就达6万元。

这笔钱叫“投流费”。有餐饮老板透露,6000元投流预算只能用50天,日均成本超百元。小本经营的店铺根本玩不起这场烧钱游戏。

堂食萎缩,房租成了摆设

外卖订单暴涨的背后,是堂食生意的急速萎缩。炸串店老板阿文的堂食比例从去年40%降到10%,他指着空荡荡的堂食区吐槽:“顾客到店也点外卖,我付着商场租金,却成了平台的廉价厨房”。

长沙快餐店老板谭聪证实,堂食客流至少减少30%。让他焦虑的是,消费者已被低价驯化。有人因“肉量不足”打差评,理由竟是“满20减10的券都用了,肉还这么少”。

数据背后的虚假繁荣

长沙快餐店的后台数据揭示真相。平台补贴带来1514名新客,营收增长17847元,但同期补贴支出增加16688元,净收益仅118元。每单实收比从前少了6.12元。

这种增量不增收的怪象已成普遍现象。上海餐饮商户反映,补贴大战后外卖客单价普降7至10元,每单实际收入减少15%。

行业协会紧急叫停

2025年7月15日,中国烹饪协会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同时发声。前者直指平台高额补贴导致“有订单无利润”,后者发布倡议书,要求禁止用“流量倾斜”“搜索降权”等手段强制商家分摊补贴。

三天后的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紧急约谈美团、饿了么、京东,要求规范促销行为。这是继5月和7月底后,监管部门第三次出手干预。

平台骑虎难下的补贴战

尽管平台承诺调整,补贴仍在继续。8月初的饿了么界面上,“官方补贴、全网低价”的标语依然醒目。一杯原价28元的奶茶补贴后卖5.2元,一份297元的大餐实付110元。

京东为抢夺市场,将佣金压到5%,但要求商家同步降价。某中式快餐老板抱怨:“30天的折扣期等于永久降价8%”。

中小商家的生死劫

对缺乏供应链优势的小店来说,这场战争尤为残酷。上海多家餐饮商户反映,因采购议价能力弱、现制现售成本高,客单价下降已让利润空间消失。

合肥甜品店用数字说话:7月11207元营业额,扣除成本后收益1039元。再算上9000元固定支出,净亏损超过8000元。

幽灵厨房的野蛮生长

当正规餐馆苦撑时,低成本运作的“幽灵厨房”正在扩张。这些隐匿于非商业空间的店铺,租借执照营业,用预制菜降低成本。成都某商业综合体数据显示,三个月内外卖专营店替换率达61%,存活者多为预制菜供应商。

骑手与商家双输的困局

订单暴涨带来连锁反应。宜昌粤菜馆老板叶瑶展示6月账单:4158单外卖,配送费支出20919.86元,占营收13%。这笔钱没有转化为服务质量,反而加剧了配送延迟。上海市场监管数据披露,补贴季外卖投诉量增长2.3倍,多与份量缩水、以次充好相关。

写在最后

2025年8月5日,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倡议抵制“内卷式”竞争。此时距京东启动百亿补贴仅三个月,而平台补贴总额已近千亿。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上一篇:山东Q345D方矩管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