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那边可热闹了,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心情忽上忽下。先是听说美国要对他们的商品加征关税,一下子就到了50%,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本想着双方第六轮贸易谈判能好好聊聊,把这事儿解决了,结果呢?美国代表团直接把行程给推迟了,连个准信儿都没给。你说这印度能不着急上火吗?
要说这美印贸易谈判,之前已经谈了五轮了,本来定在8月25日到29日进行第六轮,印度估计早就把各种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等着美国代表团来。可现在呢,美国一句“可能会重新安排”,就把这事儿给搁置了。这时间点也挺微妙,正好赶在美国对印50%关税生效(8月27日)之前,明摆着是给印度来个下马威。
为啥美国这么硬气?看看贸易数据就知道了。今年4月到7月,印度对美出口增长21.64%,达到335.3亿美元,而进口才174.1亿美元,这一进一出,印度从美国赚了不少。特朗普看着能不眼红吗?他一直想扭转美国的贸易逆差,印度自然就成了他的目标之一。
而且,印度在购买俄罗斯石油这事儿上,也让美国很不爽。自俄乌冲突以来,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比例大幅上升,现在已经占到总供应的约35%,每天进口超过200万桶。这可把美国惹急了,先是在7月31日签署行政令,从8月7日起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没过几天,8月6日又因为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额外加征25%的关税,叠加起来就是50%,这可是美国目前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的最高关税了。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印度这边也不好受。莫迪政府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国内反对派嘲讽他们“不敢对抗特朗普”、“投降派”,加上选举、经济压力以及印巴停火争议,莫迪的日子可不好过。路透社就说,74岁的莫迪正经历其11年执政生涯中最艰难的时期之一。
不过莫迪也没坐以待毙,他表态绝不会牺牲印度农民利益,还暂停了购买美国武器的计划,同时加大了与俄罗斯、中国、巴西等国家的互动,据说还计划访问中国,与普京会面。国内呢,反美情绪也开始抬头,从麦当劳、可口可乐到亚马逊和苹果,美国跨国公司在印度面临抵制呼声,莫迪的支持者和相关商业团体呼吁大家买本土产品,还有企业家倡导“印度制造”,想打造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
美国这边给出的理由也挺让人琢磨的。国务卿鲁比奥说,不打算因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事对中国加征关税,因为中国买的石油加工后不少又卖回了欧洲,要是制裁中国,欧洲人得花更多钱买油,全球油价也可能乱套,美国可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言外之意,制裁中国的后果美国承受不起。
可对待印度就不一样了。鲁比奥没说太多,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这是拿印度当 “杀鸡儆猴” 的例子呢。之前中美关税战美国没占到便宜,这次就想拿印度立立威,告诉大家美国不好惹。而且,印度从俄罗斯低价买油再高价卖给欧洲,这可挡了美国页岩油的财路,特朗普这种不肯吃亏的性子,怎么可能放过印度。
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莫迪倒是硬气,没打算服软。他公开呼吁民众提高自给自足的能力,不管是电动车电池、喷气发动机还是化肥,都要实现本土制造,还承诺会保护好农民、渔民和牧民的利益,态度十分坚决。虽然没直接提美国和关税的事,但谁都知道,这就是对美国贸易压力的回应。
印度学者库尔卡尼也说,印度民众对美国的态度越来越消极,带着苦涩情绪,因为美国的做法违背了“印美友好”的原则。以前还有人期待印度能成为美国的盟友,现在大家都失望又愤懑。他还认为,美国想拉拢印度遏制中国,这在印美关系恶化前就行不通了,毕竟美国根本不在乎盟友,谁还敢信任它呢?
对于“四方安全对话”,库尔卡尼也不看好,觉得那就是个“小圈子”,起不了啥作用。他觉得应该把更多国家纳入进来,包括中国和印尼,这样才能建立真正基于规则的海洋秩序。在他看来,现在各国都是美国霸权的受害者,应该一起努力建立公平民主的全球贸易秩序,而不是搞什么“美国优先”或者“印度优先”,应该是“人类优先”。
现在美印这“玻璃友情”算是碎得差不多了。美国对印度加征高额关税,推迟贸易谈判,就是想逼印度在农业、乳制品等敏感领域让步,扩大市场准入。可印度这边,明确表示不能损害农民和畜牧业者的利益,这可是关乎民生的大事,退无可退。
接下来就看莫迪怎么应对了。是继续硬刚,还是找机会缓和?和中国、俄罗斯等国加强合作,或许能给印度多一些底气。但美国那边的压力也不会小,毕竟50%的关税对印度的纺织、鞋类、宝石和珠宝等行业冲击不小,2024年印度对美出口总额接近870亿美元呢,要是真受影响,经济压力就更大了。
如今的局势,明线是美印贸易战可能因印度妥协暂缓,但莫迪得在增购 F-21 战机、接纳更多美企等方面付出代价;暗线是中印 “有限回暖”,边境贸易能缓和紧张,但只要印度继续在 “四方安全对话” 和边境基建上搞小动作,中方绝不会开放核心技术合作。
值得警惕的是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莫迪的 “强国梦” 被中美轮番打击,支持率持续下滑,若美国再升级制裁,民怨可能一触即发。其实印度该明白,就算跪着迎合美国,换来的或许是更狠的收割。单极霸权的终结,从不是靠枪炮和关税,而是看谁先懂 “合作求生”。
美印贸易这盘棋,现在是越来越复杂了。到底谁能笑到最后,谁又会成为牺牲品,还真不好说。但有一点很明显,在国际舞台上,实力永远是说话的底气,印度想要不被欺负,还得好好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