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布,他派往莫斯科的特使取得了“巨大进展”,与普京的会晤有望下周举行,甚至可能拉上泽连斯基搞一个三方峰会,快速结束战争。
然而话音刚落,基辅方面一盆冷水就浇了下来。
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乌克兰拒绝任何形式的“有限停火”,谁来劝都没用。
特朗普急于兑现的和平承诺,就这样卡在了第一步。
这背后,是三方巨头各自的盘算和无法退让的底线。
这场看似由美俄主导的谈判,其真正的“否决权”,恰恰掌握在看起来最弱势的一方手里。
特朗普上台后,就把结束俄乌冲突当成了自己的标志性任务。他曾吹嘘自己能在24小时内搞定,如今半年多过去,他显然想用更强硬的手段来加速进程。
他派出的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最近刚结束了在莫斯科的第四次斡旋。
这次长达三小时的会谈后,特朗普显得信心十足。
他不仅在白宫宣称看到了俄罗斯松口的迹象,还直接抛出了一个时间表:8月8日,这是他给普京设下的最后通牒。
如果届时俄方不同意停火,更严厉的制裁就会跟上。
这并非空洞的威胁。为了逼迫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就范,特朗普已经签署行政令,对坚持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印度商品加征了25%的关税。他的下一个目标,直指俄罗斯赖以规避制裁的“影子船队”。
对特朗普来说,他需要一个看得见的成果,一个“和平缔造者”的身份,来巩固自己的政治遗产。
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普京摆出了一副愿意对话的姿态。
他对来访的维特科夫表示,对谈判持积极态度,甚至提议可以在中立的阿联酋安排会面。
这让华盛顿一度以为压力奏效了,但俄罗斯开出的价码,却丝毫没有松动。
普京要的不是简单的停火,而是一份能确保胜利果实的“永久和平”协议。
条件很明确:乌克兰必须承认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等地区的现状,承诺永久中立、不加入北约,同时限制自身军备,甚至举行新的选举。
普京的底气,源于战场上的主动权。俄军总参谋部宣称,部队正在全线推进,几个月内就能突破乌军防线。在这种情况下,俄方认为时间在自己一边,乌克兰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为什么要在占优势的时候停下来?
普京乐于坐上谈判桌,但他只是在利用特朗普的急切,把皮球踢给乌克兰,摆出一副“不是我不想谈,是泽连斯基不配合”的架势。
泽连斯基的生存之战
对泽连斯基而言,特朗普和普京正在酝酿的任何“有限停火”方案,都是一个精心包装的陷阱。
他反复强调,只接受“立即、全面、无条件的停火”,而不是那种只停导弹和无人机,地面进攻却在继续的“空中停火”。
泽连斯基的强硬并非意气用事,而是基于血的教训和残酷的政治现实。他公开表示,俄罗斯“违反了每一次协议”,比如今年3月那个由特朗普推动的、为期30天的能源设施停火协议,签署没几天双方就相互指责对方违约,轰炸照旧。
任何形式的喘息,都只会被俄军用来重组和补给。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一旦实现停火,根据乌克兰宪法,国家就必须准备举行大选。在目前战场失利、部队士气受挫、美国援助减少、欧洲独木难支的背景下,一场选举对泽连斯基的政治生命是巨大的威胁。
甚至有传闻称,西方已经在物色他的继任者。
因此,拒绝一份看似和平的协议,对他来说,既是维护国家利益,也是一场权力保卫战。
特朗普想用一场速战速决的外交胜利来证明自己,普京则想利用这个机会锁定战果并彰显大国地位,而夹在中间的泽连斯基,唯一的选择就是用“不”来对抗一份等同于投降的和平。他很清楚,一旦在领土和主权问题上让步,不仅无法换来真正的和平,他自己也将在政治上被彻底埋葬。
欧洲领导人虽然频繁与各方通话,强调欧洲的安全利益不能被忽视,但在这场巨头角力中,他们的声音显得焦虑而无力。最终,特朗普的计划被卡住了,不是因为他算错了普京,而是他低估了泽连斯基的决心。
这位乌克兰总统手里看似无牌可打,却握着最关键的一张牌:否决权。
只要他不点头,任何美俄之间的交易都无法落地。于是,和平依然遥远,战争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