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夏天,河南濮阳一个普通农家院里,省委书记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迎面撞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
老太太颤巍巍地从炕头摸出个破布包,抖开一看,在场所有人都傻眼了——特等功勋章、一等功奖章、人民功臣证书,黄灿灿铺了一炕头。
"这...您家老爷子是特等功臣?"书记声音都变了调。蹲在墙角抽旱烟的李文祥急得直跺脚:"老婆子你咋又翻出来了?不是说好带进棺材都不往外说嘛!"老太太抹着眼泪:"老头子,你这功绩要烂在肚子里,俺心里过不去啊!"
这位整天蹲在地头研究庄稼的老汉,年轻时可是个狠角色。14岁那年,他拎着根烧火棍就想跟着八路军打鬼子,结果被连长拎着耳朵送回家:"小兔崽子,枪都比你还高,回家再吃两年馍!"等到解放战争打响,22岁的李文祥总算如愿穿上军装,从此开启了他的"开挂"人生。
打济南城那会儿,国民党守将王耀武放话说能守20天。解放军久攻不下,决定组织敢死队炸城门。指导员说党员先上,李文祥这个非党员急眼了:"咋的?不是党员就不能革命啦?俺这条命早交给组织了!"他带着几个弟兄推着300公斤炸药往城门冲,子弹嗖嗖地从耳边飞过,有个战友半道就倒下了。后来炸药一响,城门炸开个大窟窿,敢死队就活下来三个人。
淮海战役时更绝,李文祥专挑坦克下手。别人看见铁王八腿都发软,他倒好,拎着炸药包猫着腰就往前冲。有个新兵蛋子吓得直哆嗦,他还有心思开玩笑:"怕啥?这铁王八跑得还没老牛快!"就这么着,他一个人端掉20多辆坦克,单场战斗干掉30多个敌人,愣是挣了个特等功。要知道整个解放战争,拿特等功的拢共才78个人。
最悬的是打福州那会儿,有个国民党兵装死,眼看就要偷袭战友。李文祥一个飞扑把人按倒,结果那家伙临死前扣了扳机,子弹从他胸口穿过去,离心脏就两指宽。昏迷前他还惦记着:"完犊子,这下去不了朝鲜了..."后来伤是养好了,可落下了病根,只能转业回乡。
回到河南老家,李文祥看见村里盐碱地种啥啥不长,急得满嘴燎泡。他整天蹲在地里研究,村民都笑话他:"老李,你当兵是把好手,种地可不行!"他也不恼,嘿嘿一笑:"地跟人一样,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结果第二年,他带头改良的试验田大丰收,村里头回交上了公粮。
那些年日子苦,有人劝他去找组织要待遇,他总说:"比起牺牲的战友,俺能活着种地就是福气。"连他媳妇都是结婚二十年才知道,自家男人枕头底下压着特等功勋章。2011年省委书记来家访,老太太实在憋不住了,这才把那个藏了半个世纪的破布包抖落出来。
消息传到北京,人民日报头版登出了老英雄的故事。有记者来采访,李文祥蹲在田埂上直摆手:"别拍俺,去拍拍这些稻子,它们可比俺金贵。"村里娃娃们现在都知道,那个爱讲打仗故事的李爷爷,原来是个真真正正的大英雄。只是老爷子至今还总嘀咕:"老婆子就是嘴快,这点破事有啥好张扬的..."
如今李文祥已经离世,但他种的那片稻田还在。每到秋天,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垂着头,就像当年那个揣着勋章弯腰种地的老英雄。村里人说,看着这些稻子,就想起老李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人这一辈子啊,对得起天地良心就行。"
本文就是想把社会正气给宣扬起来,压根没有要去侵犯版权或者肖像权的想法哈。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一起商量着来处理。